略释杨苞《广德州志序》中的名贤
作者:徐厚冰
皖南广德,建制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。
广德之所以叫“广德”,春秋时政治家南瑕子曰:“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!”就是说,具有“上德之上,大德之大”的道德,才能称得上“广德”。悠久的历史,荟萃的文化,赋予了广德深厚的人文底蕴,历来无数广德人为践行“广德”作出了积极表率。
清广德知州杨苞在康熙《广德州志序》里,用简明扼要的一段话,列举了广德名贤之代表。
若夫查清容之恬静,王原宷之孤忠,李司空、夏司马之事业,姜庄介之清操,李侍御之建白,是桐汭之间出名贤也。桐之人效而尤之,则正士辈出,川岳有余辉乎!至于浴儿之不昧遗金,夏女之殉节未嫁,尤为委巷楷模,闺阁标的。
时康熙七年岁在戊申春季吉旦,奉直大夫、知广德州事加一级杨苞题于州署之观我堂。
若夫查清容之恬静,王原宷之孤忠,李司空、夏司马之事业,姜庄介之清操,李侍御之建白,是桐汭之间出名贤也。桐之人效而尤之,则正士辈出,川岳有余辉乎!至于浴儿之不昧遗金,夏女之殉节未嫁,尤为委巷楷模,闺阁标的。
展开剩余76%时康熙七年岁在戊申春季吉旦,奉直大夫、知广德州事加一级杨苞题于州署之观我堂。
今笔者就此段话,略加解说,以释其中包含的人物简介。
一、查清容之恬静
查清容,即查深(生卒年不详),字道源,安徽省广德县人,北宋时期人,世称“清容先生”,其一生淡泊名利。主要作品《查清容文集》20卷。
二、王原宷之孤忠
王原宷,即王叔英(?—1402年),字原采,号静学。浙江黄岩亭岭(今太平小河头村)人。学醇行正,与方孝孺为至交。燕王朱棣兵临仪真(今仪征)时 ,奉诏募兵于广德以抗燕师,后闻南京陷落,为表对建文帝的忠心,乃沐浴更衣,书绝命词,自经于玄妙观的银杏树下,祠山道士盛希年将他葬在了广德城西五里处。后其妻金氏自尽于狱中,两个女儿投井自杀。
三、李司空、夏司马之事业
李司空,即李得阳(1538-1616),字伯英,号景渠,安徽省广德人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因抚楚之功,得钦赐白金,升任工部右侍郎(别称司空),统辖京师百工,终因任重事繁,积劳成疾,猝死任上,年七十九,囊中唯图书数卷,余无长物。著有《理学臆言》、《羲苍子》、《尘外尘谈诗文集》等。
夏司马,即夏良心,生卒年月不详,宇景尧,号仁寰,明代广德人。明隆庆五年(1571)进士。初授刑部主事,迁山西参议,转两浙水利道。 夏良心在兵部右侍郎任上,将多年积余的官俸四千余金,购近畿田1200余亩,置房数百间,作义仓储粮。又以三百余金置田故里,以其收入救济同族贫寒人家。他自己则终年布衣素食,俭朴度日,终其一生。死后追赠兵部尚书(别称司马),赐谥“褒德”。
四、姜庄介之清操
姜庄介,即姜洪,字希范,广德人。成化十四年进士。除卢氏知县。单骑劝农桑。民姜仲礼愿代父死罪,洪奏免之。征拜御史。正德二年(1507)迁山西布政使。刘瑾索贺印钱,不应。四年二月,中旨令致仕。瑾诛,起山东左布政使。七年(1514)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,未满岁卒。天启初,追谥“庄介”,后世多称之“姜庄介”。
五、李侍御之建白
李侍御,李征仪,生卒年月不详,字于来,号涵初,广德人。 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。初授弋阳知县,后擢礼部主事,转江西道御史(古称李侍御)。当时明廷奸佞当权,朝事日非,征仪不畏权贵,敢于建白,针砭时弊,上书弹劾户部尚书李三才等。后曾转任多职,且多政绩,拟升任大理寺左丞,由于奸佞多方作梗未果,征仪愤而辞官归里。著有《镜古录信书》,今佚。
六、浴儿之不昧遗金
出自《世说新语・小识》。“晋平原华歆、字子鱼。见弃金而不拾。以浴儿政不昧遗金也。”也就是说,华歆年轻时,有一次在街上看别人洗浴,看到地上有一堆金子,他却视若无睹,安然走过,其不贪财的品德受到人们的称赞。
然而,杨苞以此典故,借指广德之“浴儿不昧遗金”,笔者却无法考证。
七、夏女之殉节未嫁
即夏女殉节,出自《烈女传》 :夏侯令女是夏侯玄的侄女,三岁的时候与曹文叔定了亲,未婚夫去世,她就不再出嫁。未婚夫的弟弟怜悯她年轻守寡,想让她改嫁,夏侯令女割鼻(亦传刀割下自己双耳)自誓,坚决不改嫁,最终守节而死。
杨苞以此典故,借指广德之“夏女守节”,即指李熙美妻夏氏。按《广德州志》:夏氏礼部司务夏思女,庠生李熙美妻。年十九夫亡,守节五十馀年,崇祯中,节妇坊旌表。
【结语】
上述查清容、李得阳等广德名贤,为丰富“广德”内涵而“流源相继”。于今,广德市已是全国文明城市,回顾历代名贤的典型事迹,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“广德文化”的丰富内涵,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,从而更好地凝聚“广德精神”。
传播广德文化
凝聚广德精神
让广德更加广德!
作者徐厚冰,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,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。网络图片,侵权立删,谢谢。转发此文时,请标明作者及来源。
发布于:上海市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